据《经济日报》报道
“海关的属地管理,让我们享受到了一站式的服务,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提升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谈起黄埔海关属地管理措施,东莞台商协会会长谢庆源说道。
谢庆源说的属地管理,是黄埔海关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一项重要的创新措施。据黄埔海关负责人介绍,实施属地管理,是对海关管理方式的一种重大改革。海关管理的重点由单一环节扩展到了所有的业务环节、由商品为主转变为以企业为主、由以口岸管理为主转变为属地和口岸共同管理。通过属地管理,一方面确保了海关的严密监管,一方面使诚信守法生产型企业得到更大的通关便利。
对于属地管理带来的变化,东莞永泰电子董事长许景皓深有体会:“成为属地管理企业之后,我们货物的通关速度更快了,业务也有了新的发展,最多的时候,我们一天就有几十笔进出口记录。现在遇到通关上的问题,我们就近到属地海关就可以办理,很方便。”
记者从黄埔海关了解到,为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他们不断创新管理模式,进行了多项业务改革。除了属地管理之外,还探索建设“加工贸易三方联网平台”、“就地不停产转型”帮助来料加工企业转为三资企业、“集中申报”帮助企业开拓内销市场等等。
对于这一系列的措施,黄埔海关关长刘广平说:“黄埔海关积极转变服务理念,认真贯彻落实《署省合作备忘录》的内容,对外优化执法环境、对内提高监管整体效能,进一步优化海关监管和服务,努力促进地方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三方联网平台是海关与地方政府、企业共同建设的重要平台。通过这一平台,加工贸易管理实现了“无纸申请、电子审核、在线服务”的全程联网,最大限度地缩短了企业办理加工贸易手续的时间,大大提高了货物通关速度,更加方便企业优化订单生产安排和库存管理。到今年10月底,试点企业扩大到了228家。
东莞的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来料加工企业转型为三资企业是一项大工程,也是东莞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基础。
“从‘三来一补’的来料加工车间转型为现在的独资企业,这是我们谋求发展首先要完成的,没有这个转变,其他一切都无从谈起。”许景皓说,“转型的过程是很痛苦的,幸好有黄埔海关的大力指导,使我们顺利渡过难关。”
按规定,来料加工企业转为三资企业,必须把原来的来料加工企业注销,新设立一家三资公司,对企业来说这意味着要面临停产的风险。为解决这一难题,黄埔海关提出了“双号并存”的方案,即允许转型企业在办理转型手续的过渡期内,同时具备“非法人资格”来料加工企业和“法人资格”独资企业两种身份,转型后企业可继承之前的剩余料件、不作价设备和海关分类管理类别。就这样,截至今年10月底,3500家来料加工企业顺利实现了转型。
谈到转型升级带来的变化,永泰电子报关部经理刘跃明向记者介绍,注重开拓自主品牌的市场,深入挖掘企业研发潜力是保持企业生命力和竞争力的有力手段。他说:“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海关的大力支持,最新的政策法规,我们总是从海关了解到的。”
中山港海关助力进出口企业实现“开门红”“海关一直发挥了积极作用”石家庄海关暖心帮扶企业复工复产上海自贸区建便利通关新模式广州海关“线上海关”改革成效获第三方评估认可拱北口岸出境车道随车旅客验放厅正式启用保险单(英文样本)按下通关“加速键” 宁波海关全面助力企业复工禁毒宣传感动旅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