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疆日报》报道
寒冬时节,阿拉山口综合保税区内依然繁忙热闹,不停的有大企业大集团来此洽谈、签订投资意向协议,而保税区内的基础建设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
占地5.608平方公里的阿拉山口综合保税区紧贴中哈边境线,在地图上只有一“点”,然而这一“点”犹如画龙点睛之笔,让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乃至新疆成为向西沿边开放的龙头高高舞起。5.608平方公里的网内保税区和5.3平方公里的网外产业配套区,蕴藏着企业发展和产业升级的澎湃动力。
“博州正加速阿拉山口综合保税区建设,保税区营运后,将成为博州乃至新疆面向中亚、西亚提升沿边开放水平的一个强劲引擎!”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党委副书记、州长奥曲尔满怀信心地说。
作为我国唯一的集铁路、公路、管道运输三位一体的国家一类口岸和我国进口能源、资源的陆路安全大通道,阿拉山口口岸已从昔日的戈壁荒原发展成为功能齐全、活力十足的综合型口岸,成为全国第一大陆路口岸。2011年1月至11月,口岸过货量2400万吨,进出口贸易额161.26亿美元,海关税收138.47亿元,主要指标继续位居全国陆路口岸之首。
“来洽谈落户综合保税区的大客商可多了,从2011年6月阿拉山口口岸正式获准建设综合保税区,几个月来就有数十家大企业大集团到口岸洽谈投资。”阿拉山口管委会主任居来提·阿布都克里木兴奋地说,综合保税区涉及的综合办公楼、平整场地、巡关道等12项工程目前都在加速建设,卡口大门、供电、基础信息化及安防系统等工程也在进行前期评审。
伴随着“境内关外”运作方式和保税、退税、免税等特殊优惠政策的落实,以及“大物流、大贸易、大加工”平台的建设,加之大企业大集团纷纷落户,阿拉山口也将由过去的通道型经济向综合区域型经济转变。
现在,这个集运输仓储、内外贸易、采购配送、展示展销、加工制造、信息服务、海关监管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兴产业园区,已成为博州招商引资的洼地,吸引了众多企业与口岸委签订投资意向协议。
阿拉山口综合保税区投入运行后,可存储物资3000万吨,当年口岸过货量可增加500万吨到800万吨,预计到“十二五”末,口岸年过货量可达5000万吨。借助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按照“一区多片、一区多园、一区多库”等不同形式创新发展,不仅促进区域周边相关加工产业发展,还实现综保区有限功能区域的无限带动。
把便民服务做到群众心坎上疫情按下“暂停键” 服务企业不断线——吴淞海关疫情期间为企业线上办理加工贸易业务创新服务树关魂 投身海关献青春宁波海关跨境电商单月出口额超1亿美元绿色通道优“鲜”通关 为出口农食产品按下“加速键”如何及时收取运费海运技巧(二)清关公司运作操作流程侨台胞返乡祭祖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