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是非常快!公司代理的大部分进出口商品都被系统判别为低风险,我们直接拿着单证去窗口办理放行手续就行,立等可取。”谈到杭州海关正在推行的进出口分类通关改革,浙江报关行经理张俊掩饰不住喜悦,“业务增加了,人力反而更省了。”浙江报关行是杭州海关辖区内最早一批参与到这项改革试点中的报关行之一,分类通关给张俊的生意带来了切切实实的好处。数据显示,实施分类通关后,参与改革试点的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进、出口平均海关作业时间缩短为0.84小时和0.03小时,进、出口作业效率分别提高了92.2%和92.9%。
张俊的体会并非个案。自2007年底海关总署在上海启动出口分类通关改革试点至今,出口货物分类通关改革已经扩大到全国所有海关,而进口分类通关改革也已在全国15个海关启动试点。对于众多外贸企业而言,分类通关正从一个陌生的名词,变得越来越亲近。借助于分类通关,我国外贸企业的进出口之路再次“提速”。
一场基于“信用”的通关变革
给张俊的生意带来实惠的“分类通关”具体内容有哪些呢?这种模式是怎样运作的?又是如何帮助海关在进出口业务大幅度增长的同时,实现通关速度的有效提升以及监管风险的最小化呢?
据了解,分类通关是指海关通过科学运用风险管理的理念和方法,以企业守法管理为核心,综合企业类别、商品归类、价格、许可证件、贸易国别、航线、物流信息等各类风险要素,按照风险高低对进出口货物实施分类,在通关过程中采取不同的管理要求和管理程序,实施差别化作业的通关管理模式。
简单地说,分类通关改革后,海关对于企业的报关数据不再平均用力,而是由海关通关系统对报关单电子数据进行实时数据比对分析,综合评价企业和货物的风险,并将进出口货物报关单分为低风险快速放行、低风险单证审核以及高风险重点审核三类。
不管是低风险快速放行通道还是低风险单证审核通道,验放的大多都是高资信企业的低风险货物,通关手续比较简便。所不同的是,走低风险快速放行通道的货物不涉及税款征收和国家监管证件管理,因此省去了人工审核环节,由系统直接放行。企业只需拿着单证去窗口办理放行手续即可,通关时间往往只需几秒钟。而那些涉及税款征收或者国家监管证件管理的低风险货物,则需要走低风险单证审核通道,由海关关员对所涉及的监管证件进行验核,开具税单。对于剩下那些进入“高风险重点审核”的货物,海关将集中监管力量进行重点审核和查验。
从试点的情况看,2010年,在杭州海关参与分类通关的87619余份报关单中,80.29%的报关单实现了低风险快速通关,其中68.78%的报关单实现了低风险快速放行。
杭州海关监管通关处处长朱崇武表示,这主要得益于分类通关改革的“分类”二字,实施“分类”后,大多数货物被判别为低风险得到快速放行,海关可以集中查验力量重点管好高风险货物,这让海关监管真正实现了有的放矢。
高资信成为企业快速通关“关键词”
那么对于外贸企业来说,如何才能享受到分类通关带来的通关便利呢?
杭州海关监管通关处处长朱崇武表示,外贸企业只要是诚信守法、规范申报,不弄虚作假,不伪报、瞒报,就能享受到海关分类通关带来的种种通关便利。
朱崇武介绍,分类通关模式下,判别一票进出口货物风险高低的依据不是简单的几个数据,而是要综合考虑货物本身及所属企业情况,所涉及的参数多达几十个,由计算机根据程序自动判别。“这些参数的权重各有不同,比如企业的管理类别就是一个重要的、优先考虑的参数。海关aa类、a类这些高资信的企业,其进出口货物被判定为低风险的概率就比其他类别的企业要高,这也充分体现了守法便利原则。另外,这些参数也并非一成不变,海关会根据进出口的实际情况适时地对一些参数值进行动态调整。”
实施分类通关对守法企业是重大利好。高资信企业日常进出口的那些不涉及税款征收和国家监管证件管理的普通商品,大多会被系统判别为低风险快速放行,通关速度将得到显著提升。
杭州东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是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内一家专门生产笔记本电脑和手机的高新技术企业,平均每天都有价值600余万美元的50多票料件需要报关进口,对物流速度要求近乎苛刻。“自从海关实施分类通关改革以来,公司85%以上单证都被确认为低风险放行单据,我们直接拿着单证去窗口办理放行手续就行,真的是非常方便。”该公司报关员卢毕远说。
在出口加工区从事保税物流业务的高资信物流企业也尝到了分类通关带来的“甜头”。由于诚信守法,分类通关后,这些物流企业的大部分报关单可以走低风险放行通道,一票即进即出的物流业务,几分钟就可以“搞定”。上海东芝外服货运代理有限公司是一家高资信的报关企业,公司杭州分公司报关员李朋现在一人就能报完50多份进口报关单,他欣喜地说,“60%以上的单据被确认为低风险放行单据,短短10多分钟就办完了大部分单证的报关手续,真的是非常方便。” 东芝外服杭州分公司的关务课长黄丽敏十分看好分类通关政策的前景,“这必将强化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配送的竞争优势,进一步提升出口加工区在招商引资中的竞争力。”
如果货物被判别为“高风险重点审核”,企业也不必慌张。有些外贸企业因为商品知识欠缺或者粗心大意等原因,发生了归类错误或者申报不规范,使得货物进入了“高风险重点审核”通道。如,日前珠海经济特区全达实业有限公司在嘉兴乍浦口岸报关出口一票货物,该报关单被系统判定为“高风险”,海关关员在仔细审核单证后,发现其中一项商品申报的海关编码有误,并进行了调整。调整海关编码后,这项商品的出口退税率由之前的9%提高到了15%。一次“高风险重点审核”不仅让“全达实业”从中学到了正确的商品归类知识,还享受到了差点错失的退税实惠。
分类通关让海关与企业“双赢”
分类通关不仅为企业节约了通关时间和成本,也让海关的监管变得更加高效,更加具有针对性。而监管重点的突出,则为海关腾出更多的力量用于优化服务成为可能。
据参与改革试点的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海关反映,试点后,海关在监管好重点货物之余,针对企业实际需要,及时调整企业管理措施,整合出台了多条企业管理的具体服务措施,专门为区内企业定制了个性化服务措施,包括特别推出服务咨询岗,及时解答企业在通关方面遇到的问题或疑惑,更多开展上门验放等等。
随着分类通关改革的不断深入,这项能实现企业与海关双赢的通关方案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外贸企业的推崇。(俞晶、王勇)
首票“湾区一港通”进口货物顺利通关 南沙国际航运物流枢纽功能进一步增强广州黄埔进口化妆品原料清关代理进口钢琴在宁波报关需出示什么材料?霍尔果斯海关助力中欧班列出口邮包突破30万件湛江海关开展反走私专项打击整治行动查获走私违规案值达4.61亿元中吉乌公铁联运国际货运班列正式发运班轮运输相关知识(二)狡猾毒贩丢弃毒品妄图保命 海关缉毒犬显神威寻回物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