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津海关对外宣布,该关2013年开展的打击“洋垃圾”走私专项行动取得重大进展——一桩涉及生活垃圾等105吨“洋垃圾”的走私大案告破。
2013年3月,天津海关缉私局通过情报线索,将侦办重点锁定在天津海兴、海川两家报关公司。这两家报关公司实则一套人马,背后实际是被一家大的货代公司控制,存在以进口废塑料名义走私国家禁止或限制类固体废物进境的重大嫌疑。
在掌握可靠情报线索后,天津海关缉私、监管、稽查、风险等部门立即启动联动机制,缉私与一线监管力量同时出动,对涉案企业申报进口的17票货物实施突击查验。在查验过程中,海关缉私人员有了惊人地发现:有的集装装箱内装有爬满虫子的旧塑料奶瓶和满是污物的生活垃圾袋;有的集装箱刚一打开箱门,浓烈的刺激性气味就让人喘不上气来。几个小时的连续查验,有的海关缉私人员出现恶心的症状,有的眼睛被刺激性气体熏得布满了血丝,经过艰苦的工作,海关缉私人员共清点出约140吨具有走私嫌疑的固体废物。通过与检验检疫部门的反复核实,经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技术研究所权威鉴定,确认上述嫌疑货物中105吨属于国家禁止进口的固体废物(洋垃圾),属国家《禁止进口固体废物目录》中列名的“城市垃圾”、“已使用的农用塑料膜”等,以及我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规定的禁止进境的土壤。依据掌握的线索和证据,天津海关缉私局依法对上述涉嫌走私进口国家禁止进境固体废物案件进行刑事立案侦查。
经过天津海关缉私关员的缜密侦查,走私分子的犯罪手法也终于浮出水面。我国规定,正常进行的固体废物进口程序,应首先向检验检疫部门进行申报,该案中,犯罪嫌疑人在通关报检环节首先向检验检疫部门提供符合国家《限制进口类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目录》要求的货物进行查验,以此获取检验检疫部门出具的《入境货物通关单》和《检验检疫施封通知书》。然后,犯罪嫌疑人利用获得的《检验检疫施封通知书》,通过篡改进口集装箱号的方式,制作一套虚假的《检验检疫施封通知书》及其他通关单证向海关申报进口,从而将禁止或限制进口固体废物走私进境。不仅如此,天津海关在对该案的进一步侦查中发现,涉案企业还存在转让固体废物进口许可证和以低报价格方式走私进口废塑料的违法情况。
在案件侦办的同时,天津海关还积极向其他口岸部门通报案件情况,争取形成治理固体废物贸易、打击固体废物走私的口岸合力。在案件侦办阶段,天津海关就与检验检疫部门一起对该案的走私手法进行专题研究,共同确认了该案中9票14个40尺集装箱的《检验检疫施封通知书》为伪造单证。
截至今年11月20日,“绿篱”专项行动中天津海关共刑事立案28起,案值8603.28万元,涉案货物重量18000余吨。其中走私进口禁止类固体废物(洋垃圾)案件2起,涉及废铝灰、聚酯切片等;走私进口限制类固体废物(可用作资源的固体废物)案件24起,低报价格走私进口废棉纱案件2起,涉嫌偷逃税约64万元;行政立案170起,涉及废五金、废塑料、废纸以及禁止进口的医疗废物等。(杨霖/文)
乌鲁木齐海关助力新疆大发展 建设“丝路经济带”上的黄金通道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从化赛马食用鲜饲料常态化稳定供港送舟山“鱿鱼干”乘船出海需求旺盛所以铤而走险香港食品进口清关手续_食品代理进口流程宁波海关查获最大宗假冒BIC剃须刀维护中国制造 上海海关查扣2200台出口侵权缝纫机如何补充海关申报报关及修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