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上午11时,广州港大码头监管点,天气晴,气温36摄氏度,广州市速报物流有限公司的报关员小陈坐在有着空调的办公室里“玩手机”,手机屏幕上显示的是小陈所在公司代理的一票需要查验货物的全流程反馈信息。
小陈说“以前,知道货物要被查验了,我们要去前台报验,还要等吊柜、实施查验、办理后续手续等,这种天气,光来回码头和现场,一天都要汗湿好几身。现在好了,‘互联网+查验’让我们足不出户,吹着空调就能把事给办了,速度和流程又快又透明,必须给海关一个个大大的‘赞’。”
小陈说的“互联网+查验”是黄埔海关按照国务院和海关总署“互联网+政务服务”、“互联网+海关”的内涵要求,在老港海关先行先试的“互联网+”推广。为进一步加快口岸型功能化海关建设,在监管业务深化改革的基础上,黄埔海关加大对查验工作“双随机一公开”要求的挖掘力度,研发了“互联网+查验”模块,以有效地整合、规范查验作业流程,公开查验信息,让企业、码头、查验关员实现“串联”,整个查验过程“阳光化”,让企业随时了解查验进程,同时也有效监督了海关关员查验作业,防控了风险。
“’互联网+查验’系统的应用,是让进出口企业在网上接收到海关的查验通知后,通过互联网门户网站进行网上报验或者提前预约”。老港海关关长彭也澎说,“系统收到报验信息后按照报验的先后顺序自动向监管场所发送相应的吊柜指令和查验要求。监管场所根据指令完成吊柜操作后通过系统发送吊柜成功指令,海关和企业收到指令后前往查验场进行查验。从此企业无需为了查验前的准备工作在海关、监管场所之间来回等待和办理各种手续,所有步骤都在网上进行,所有信息都利用“互联网+”进行实时交互。而货物在查验各环节的状态和最终的查验结果也通过互联网和微信公众号向企业进行实时推送,大大缩短了企业的通关时间,有效提高了查验工作的透明度和有序性”。
广州港黄埔分公司李副总说,黄埔海关的“互联网+海关”服务,建立了海关-码头-报关企业信息的实时沟通及联系配合机制,广州港大码头监管点的查验准备时间也大幅缩短,进出口货物查验准备时间降幅分别达到39.5%和45.2%。老港海关全面推广应用“互联网+查验”以来,进口海关通关时间由原先的52.53小时缩短到29.14小时;出口海关通关时间由4.23小时缩短为2.85小时。通关时效的提升,同时为码头企业带来效益的增长,仅开始实施“互联网+查验”试点当月,广州港黄埔分公司外贸进出口货物总量环比上升3%。
空运基础知识之班机运输拱北海关为外籍油轮“船边监管”企业主动披露问题可酌情减罚山里的孩子看大海 青岛海关伸援手外贸进出口趋向平衡无锡海关保障饲料添加剂进口 助力企业复工复产上海海关缉私罚没文物首展亮相连云港海关为4000头进口奶牛快速通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