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展台前,戴着黑框ar眼镜的上海会展中心海关关员丁宁用眼神“锁定”贴在展柜上的二维码。几乎同时,展品产地、成分等信息全部秒速“投屏”于眼前,丁宁用眼镜一扫便能“核对”。
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上海海关首次运用ar眼镜、数字标签等新技术开展智慧巡馆、展品监管工作。一线关员佩戴可穿戴式前端智能交互装备开展作业,该模式应用了5g+ar技术与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端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让每一个佩戴智能装备的执法人员都成为大数据平台信息采集的延伸入口,通过解放双手的视觉交互与听觉交互,为一线关员和后台关员双方提供实时的决策信息和快速的现场处置,提高海关对展品监管的效率和精准度。
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执行一线监管服务的海关关员佩戴ar眼镜巡馆,ar眼镜提示佩戴者标准作业步骤进行操作。启动相应的作业流程后,ar眼镜的近眼显示屏幕中将播放作业指导信息,包括图文及视频,ar眼镜可全程语音提示,还能通过语音控制进行关键步骤拍照,并可以通过语音转文字自动生成作业报告内容。
上海海关通过二维码图像识别技术,对进口展商展台上的进博会海关专用标签进行智能识别,确认展品的中外文品名、规格是否相符,该商品是否属于某类限制进出口商品,规格中是否存在不允许添加的物质及标签格式与内容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等,还可以智能进行报关单号、物资证明单号的核查,件数的自动计数等。
随着业务量持续增长、进出口货物的种类日益复杂,不同产品的监管标准对一线巡馆关员提出了新的挑战,在巡馆过程中,一线关员随时需要与后台专家实现智能交互。例如,一线关员开展巡馆作业时,三级指挥中心的关员可以实时看到巡馆关员主视角高清画面,在ar技术的帮助下远程指导巡馆关员对一些进博会监管的特定要求进行核实;同时运用ar眼镜的专家会诊功能,巡馆关员与后台可对巡馆过程中遇到的疑点进行进一步的探讨及多媒体的信息交互,实现风险管控的无缝衔接。
目前,上海海关入驻会场监管队伍根据六大展区共分成6个小组,每天对展馆进行监管。丁宁表示,“顷刻间便能了解到展台上的展品信息,监管更加方便快捷了,效率大大提高。” (邱伟科、黄晔/文)
宁波海关助推本地民营企业发展7万余个安全隐患被拦截 宁波海关查获大量侵权启辉器越南货运:出口越南胡志明检测仪器报关代理选择越南进口海运代理需要考虑哪些内容横琴海关一日内连查4宗违规携带外币案进口轴承选购要素进口化工品报关要多久,看就晓得了海运合同常见类型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