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在蛇口海关货运渠道查验场内,海关关员对山东某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出口的一票货物开箱查验。打开外包装,关员手持移动执法终端对货物商标进行图像采样,根据终端屏幕上“商标智能识别应用”实时反馈的知识产权比对结果,排除了货物侵权嫌疑,相关货物集装箱很快被重新施封出口。
“商标智能识别应用”在移动查验单兵执法终端上集成了智能化的查询应用系统,依托基于海关知识库平台与知识产权商标智能识别模型,通过“以图查图”能够实现大数据快速研判货物知识产权状况。该智能识别应用在货运渠道推广使用以来,深圳海关累计开展商标验核661次,查获侵权案件60起,查获侵权货物24.5万件。
近日,蛇口海关运用该智能识别应用,发现出口跨境电商渠道的某批出口货物存在侵权嫌疑,经确权,该批23271件电池、6720片贴标属于侵权商品,分别涉嫌侵犯“samsung”商标、“huawei”商标、“nokia” 商标。目前,该案件已移交处置部门处理。
相较于传统的货物知识产权查验环节,“商标智能识别应用”最大的特点就是高效便捷。“往常进行知识产权验核,现场无法进行确认,影响查验效率。”蛇口海关查验关员介绍,“‘商标智能识别应用’实现了知识产权验核的智能化,从现场拍照到上传系统自动比对只需数秒。”
通过推广“商标智能识别应用”,深圳海关提升了查验现场知识产权验核的效率和准确性。商标智能识别应用的上线使用,既能精准助力海关发现侵权嫌疑货物,又能便利知识产权合规货物快速通关。
“对于我们外贸企业来说,通关时效尤为重要。海关推广的‘商标智能识别’应用,有效解决了货物查验环节商标识别时间问题,感谢海关为通关便利做出的创新举措。”山东港通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关务负责人表示。(翁毅钦、张一凡、梁健宇/文)
海口海关优化监管与服务助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重点政策新发展进口美国九类危险品报关我们有这些建议潮州海关助力茶企开拓欧盟市场平潭世界珍稀物种科普展示馆开馆宁波海关助力邮路口岸跨境电商出口破浪前行大港海关探索“关企沟通”新模式乘RCEP东风 促高质量发展 RCEP生效首季度大连关区近12亿元货物享惠提单的基本知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