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呢,物流提供商也一肚子委屈。我们调研了报价高的那家大型快递合资公司的老总。他跟我抱怨:他知道自己的价格肯定不比别的对手具有竞争力,但决不是店大欺客。他现在考虑的是另外一个问题:现在大家做的都是单张合约下货主与承运人间的门到机场(d-a) / 机场到门机场到门)运输服务。这宗大单落到他们头上,不仅意味着巨大的业务量,同时也意味着他们得承担这家大公司的物流风险。因为,与过去投标的报价单不同的是,现在的解决方案报价明明白白列出了他的成本底线,细分到每个细节,成本如此透明且没有任何弹性空间。一旦遭遇淡季或是其它原因引起的销量变化,他们就有亏本的危险……再说了,另外的那家老牌物流公司除了公司之外还有别的客户,因此一些服务资源都可能被共享。如果这类物流企业在报价时采用作业成本法来具体分析各项仓储活动的成本,则真有可能会报价低!如果真存在这样的情况,我们的客户基本就无法考虑是真实的低成本而带来的低价,还是恶性地报低价呢?他们一再表示别人的报价比我低,可我也没有办法改变呀。
杭州海关在“做好服务”中践行党的十八大精神“海洛因”做鞋底打造“内增高” 北京海关查获今年首起毒品走私案无锡海关助推地方服务外包业发展宁波海关试点关税保证保险 甬企9月起“先放行后缴税”台湾居民个体户首获进出口资格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海关在进境快件中查获猴面包树果实5枚美国海运港口:唐纳森维尔(donaldsonville)港口“自报自缴”为通关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