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01659606 冯经理
保税边角料和残次品可不能混为一谈
时间:2023-12-31    点击:161
保税边角料和残次品都是保税货物,但是在定义和处理方式上有明显的区别。边角料,是指加工贸易企业从事加工复出口业务,在海关核定的单位耗料量内(以下简称单耗)、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无法再用于加工该合同项下出口制成品的数量合理的废、碎料及下脚料。
保税边角料的处理方法是“先拍卖,后补税,再处理。”三步走。首先在通过电子口岸单一窗口登录“加工贸易边角废料内销网络交易系统”提交拍卖申请,注意申请拍卖的数量应该和企业库存的边角料数量吻合。第二步,拍卖成交后,按照拍卖成交价格向所在地主管海关申请边角料补税,监管方式为“进料边角料内销”0844或“进料边角料内销”0845。补税后不扣减手册/账册的保税料件在库,但是在手册核销时会与手册/账册备案的工艺损耗计算的理论边角料在库进行比对。第三步,边角料出库销售,此时应再核对补税数量和实际销售数量是否有差异。销售数量不足则在下一批次出库补足,销售数量过大则只能按补税数量出库。
残次品,是指加工贸易企业从事加工复出口业务,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严重缺陷或者达不到出口合同标准,无法复出口的制品(包括完成品和未完成品)。在实际生产中包括料件,半成品,完成品。处理方法是“先补税,再处理。”即使企业有集中内销资格,也应向主管海关咨询残次品内销是否属于集中内销的范畴。残次品处理毕竟不是正儿八经的内销,有些海关并不认可残次品可以集中内销,保险起见,还是先补税后处理为妥。
残次品按料件形式向海关申请补税,监管方式为“进料料件内销”0644或“来料料件内销”0245。残次品补税价格以实际进口价格为准,不能低于核销期内该料件的加权平均进口价格。补税后扣减保税料件的在库,完成补税后就可以出库处理残次品了,同样要注意确认补税数量和处理数量是否一致。
很多企业并不注重残次品的实物管理,不分类别,不分品种堆放在一起。企业自身都无法根据残次品记录确认是否有那么多的实物。如果海关下厂核查,是根本无法确认残次品的记录和实物是否相同,将会导致残次品无法顺利内销处理,甚至引申出擅自处理保税货物的案件。
残次品正确的管理方法也应该按料号为单位管理,残次品接收部门要做好记录和分类管理,与残次品记录不符合的实物要拒收,或者要求更改残次品记录。实物存放方面则应用小包装将残次品分类装箱,小包装上贴有料号和残次品记录单号,按月装箱保管,箱子外贴有残次品记录清单。根据残次品大小不同也有其他的管理方法,目的是将残次品记录和实物对应起来管理。按残次品记录补税,按残次品记录出库,就可以做到补税数量等于残次品处理数量。


医疗器械标签知识大梳理!
出口树苗报关海关有哪些规定?
4月6日上午10:00,上海举行第145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
专门的进出口代理公司为有货物进出口需求的个人
空运包机进出口报关 运输现场图片
上海港食用油进口报关的相关问题解答,请查收!
出口商检代理需要多长时间能够办理完成?
一起来认识下这份空运鉴定报告!
17501659606 冯经理
冯经理
 发送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