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在连云港口岸新苏港码头,南京海关所属连云港海关关员通过自主研发的“智能水尺观测船”完成了20万吨进口货物的水尺观测工作,全程耗时仅10分钟。这是“智能水尺观测船”提挡升级后首次执行数据采集任务。
为有效应对复杂的检验环境,助力港口上量增效,连云港海关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契机,坚持管用、实用、好用原则,通过完善技术方案,更新软件代码、拓展交互功能,研发升级完成了新一代“智能水尺观测船”,先后申请了5项相关专利,使信号更真实、传送更稳定、观测更安全,有力提升了水尺计重监管效能。
“新一代观测船效率更高了,货物的通关时间进一步压缩。”在检验现场等待生产作业的新苏港生产业务部经理吕波高兴地说,“海关不断加强技术支撑效能,有力推动了我们生产作业提速增效,让效率就是生命线的港口和贸易企业切切实实感受到了海关智慧监管带来的实惠和红利。”
据了解,“智能水尺观测船”自投入使用以来,已累计完成1700余艘次观测任务,节省观测时长600余小时。同时,高清观测视频信号实时传送至海关终端服务器,为后续监管溯源和索赔取证提供了有力保障。(王洋、王首峰/文)
国际进出口双清包税物流有哪些渠道?人生路,不“毒”行——石家庄海关破获3起涉毒案件杭州海关联合多部门完成疫情期间首次国际航行船舶船员换班牛奶进口机场清关代理流程是这样操作!国际运输货物外包装注意事项上海进口化妆品的流程长春海关启动出口分类通关办理物流配送业务的注意事项(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