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01659606 冯经理
南沙自贸试验区评估报告出炉 广州海关制度创新成亮点
时间:2024-03-22    点击:146
4月21日,中国(广东)自贸试验区南沙新区片区挂牌两周年评估报告发布会在南沙区新闻发布中心举行。上海财经大学、毕马威企业咨询(中国)有限公司发布了《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广州南沙新区片区运行评估报告》。
据介绍,此次评估调研采用了深度调研、现场观察、专家访谈和问卷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其中调查问卷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共收集有效问卷3018份,《评估报告》为南沙自贸试验区2年来的发展打出了82.13的高分,认为南沙自贸试验区建设成效显著,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改善了民众生活,赢得了普遍认可与好评。
这张为南沙自贸试验区发展打出高分的亮丽成绩单中,广州海关的亮点措施频频闪现。《评估报告》总结了南沙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6大领域的18个亮点,其中,广州海关全面对标世贸组织《贸易便利化协定》、自主创新的“线上海关”建设和口岸查验配套服务费改革、dit(国际延迟中转)以及积极参与和支持的“三互”大通关、“单一窗口” “十三证三章”联办、“无水港”建设、国际邮轮旅游、融资租赁、整车进口等项目被纳入各项亮点工作成效。《评估报告》总结的亮点2指出,包括海关“互联网+易通关”在内的一批标志性改革,形成了南沙“智慧口岸”品牌;亮点3显示,“海关推出‘互联网+易通关’改革和口岸查验配套服务费改革等多项措施,有效缩短通关时间,提升企业效率,降低企业成本。”亮点8表明,海关“主动对标wto《贸易便利化协定》,做到‘整体达到,部分领衔’。南沙自贸试验区已全部达到wto《贸易便利化协定》40 项贸易便利化指标,36项a类承诺全部落地,4项b类承诺提前落实。”
20项制度创新硕果累累
早在挂牌一周年之际,中山大学自贸试验区综合研究院发布的“2015-2016年度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显示,在当时的四大自贸试验区中,南沙在贸易便利化制度创新方面位居第一。广州海关制度创新的脚步没有停止,始终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不断深化改革,提升自贸试验区监管服务水平。自贸试验区挂牌两年来,广州海关自主推出了20项创新制度,其中,“口岸查验配套服务费改革”“征免税证明无纸化改革”“原产地管理优惠制度”等3项在全国推广,“互联网+自助报关”等7项已在全省复制推广,充分彰显了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试验田的作用。
支持“智慧口岸”建设 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
广州海关在南沙深入推进“单一窗口”建设,正式上线运行“单一窗口”2.0版,功能模块拓展到18个,货物申报使用率达到90%以上,实现了报关、报检费用的双免除,提升了南沙口岸发展的软实力。“单一窗口”广州标准已成为全省标准,走在全国前列。海关还与检验检疫部门将“三互”合作内容细化为“四互换、四互认、五互助 ”,合优化管理资源,加强执法合作,避免重复监管,提升自贸试验区口岸通关效能。目前已在钻石保税展示业务联合监管、旅检口岸共用设施等领域创新建立综合执法模式。在口岸大通关建设和海关“线上海关”等制度创新的共同作用下,南沙口岸一般货物进出口平均通关时间比挂牌前压缩约4成,海关通关时效大幅度提高。《评估报告》显示,“单一窗口”、“三互”大通关,以及海关“互联网+易通关”、检验检疫“智检口岸”、全球质量溯源体系、“智慧海事”系统、政府购买查验服务等一批标志性改革形成了南沙“智慧口岸”品牌,以其为重点的贸易便利化促进体系在全国形成了示范。
“线上海关”降本增效作用显著
2015年10月,海关推出“互联网+易通关”改革,把互联网技术与海关监管服务融合创新,用“信息跑路”代替“群众跑腿”,将原来需要企业到海关现场办理的通关事项逐步迁到“线上”。目前“线上海关”已有16个功能模块,覆盖货物通关、邮件通关、物品通关三大领域、95项业务,并与“单一窗口”实现深度融合、无缝切换。该项目中的“自助报关”等5项措施已在全省复制推广。截至2016年底,该改革已直接为企业节省成本2281万元。
口岸查验配套服务费改革有效降低通关成本
2015 年 7月,广州海关在全国率先启动口岸查验配套服务费改革,对海关查验没有问题的外贸企业免除吊装、移位、仓储等费用,体现了“守法便利、违法惩戒”的原则。企业还可通过海关研发的配套信息系统实时掌握查验货物的查验结果、是否免除查验服务费等信息,提高了通关监管的公开度、透明度。仅2016 年,改革就为南沙1936家企业免除了914.7万元费用。这项改革已作为先进制度创新经验于2016 年4 月1日在全国推广。
全面对标贸易便利化国际规则
《贸易便利化协定》是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以来达成的首个货物贸易多边协定,对提升国际贸易便利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广州海关逐一对标《协定》,在南沙自贸试验区落实该协定全部40 项贸易便利化指标,其中在“预裁定”、“降低通关成本”、“便捷监管货物境内流转”、“简化通关手续和单证要求”、“推动‘单一窗口’建设”、“尊重企业自主选择报关方式”等方面领衔全国,贸易便利化水平已匹配国际贸易通行标准,初步形成安全高效、低成本的营商环境。
通关“秒放”支持跨境电子商务迅猛发展
海关采取7 x 24小时出区,标准化自动化报关、无纸化智能化通关等方式支持跨境电商发展,形成“物流畅顺、通关便捷、监管有效”的跨境电商通关监管模式,95%跨境商品实现“秒放”。2016年,南沙跨境电商进出口总值36.9亿元,同比增长1.3倍,占广州市25.1%,其中跨境电商网购保税进口业务在广州的占比近九成,推动广州跨境电商进出口总值稳居全国前列,广州“跨境电子商务监管模式”入选商务部8个“最佳实践案例”。
支持新兴业态发展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挂牌以来,广州海关出台多项措施支持先进制造业、融资租赁等高端产业在南沙自贸试验区集聚。海关支持高技术成套设备集港集货模式出口,为海工装备量身打造“保税+供船免税”监管模式,2年来,船舶维修和海洋工程装备改造406艘。融资租赁飞机成为广州外贸新的增长点,截至2017年第一季度已进口15架。南沙整车进口在品牌中规车大批量滚装进口方面也取得了突破,2016年整车进口货值18.9亿元,增长4.3倍;2017年第一季度,整车进口货值约5.9亿元,同比增长72%。李氏大药厂药物保税进口及研发中心项目、钻石(包括毛坯钻)保税仓储及出区展示交易、特百惠及海瑞克保税维修等项目也在南沙自贸试验区落地开花,自贸试验区产业结构不断升级。
推动物流集聚增强航运枢纽辐射带动能力
海关支持广州港建立28个“无水港”,将港口搬到企业的“家门口”,打造以南沙为中心,辐射内陆腹地的海、陆、空、铁多式运物流体系,拓展南沙枢纽母港经济腹地。深度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合作,通过粤港跨境货栈项目实现香港机场与南沙保税港区物流园区一站式空、陆联运,促使更多境外机场的空运货物运至南沙进行分拨处理,提升南沙自贸试验区国际物流集聚效应。支持开展dit国际延迟中转业务,货物以转运方式存放在码头指定堆场,企业视实际商业运营情况转运出境或在国内进口销售,推动南沙自贸试验区成为全国最大的工程塑料粒国际贸易中转、配送和交易基地,有效促进物流在南沙集聚。2016年,南沙新落户航运物流企业1400余家。目前76条国际航线中,已覆盖欧美、亚非,与100多个国家地区的400多个港口建立了往来。2016年,南沙进出口货运量2841.8万吨,增长6.7%。
优质服务助推国际邮轮业务跨越式发展
为支持南沙邮轮母港建设,广州海关以“自贸试验区速度”不断创新监管,建立旅客通关监管新模式,与口岸联检部门共同研究,实行“前台联合查验、当场异常通报、后台分别处置”综合执法模式,运用信息化系统优化行李托运监管联运机制,减少查验环节,用优质的服务带给旅客畅通的通关体验。目前,南沙邮轮抵离港时间最快达3.5小时,接近香港水平;旅客峰值通关速度约1600人次/小时,与上海和香港不相上下。2016年1月广州国际邮轮业务正式启动至2017年第一季度,“处女星号”、“云顶梦号”以及“维多利亚号”等邮轮在南沙出入境255艘次,进出境旅客42万人次。2016年南沙邮轮旅客规模已跃居全国第三位,成为全国邮轮旅客量增长速度最快的港口。
“放管服”提升企业“幸福感”
海关力争企业备案全程“无纸化”“电子化”“网络化”,效率大幅提升50%,实现自贸试验区企业备案24小时跨部门“十三证三章”联办。海关还推行“一照一码”改革,将海关报关单位注册登记纳入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营业执照,企业凭借加载海关标识的《营业执照》即可办理进出口手续,还可申请邮政速递将行政审批事项涉及文书免费送到家,企业办事更加便利。自贸试验区挂牌以来,南沙自贸试验区新设企业呈现爆发式增长,近千家港澳投资企业落户南沙,世界500强企业的投资项目数量倍增。截至2017年3月底,区内海关企业注册数量已达1734家,比挂牌前增长近6倍。
同日,广州南沙开发区管委会在南沙区行政中心举办“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广州南沙新区片区十大集成创新成果发布会”,介绍南沙自贸试验区挂牌2年来开发建设和重大改革创新成果。其中,广州海关的“线上海关”改革等支持南沙自贸试验区建设发展的创新成果获得了良好的评价。(张颖诗/文)


档案话百年
出口危险品报关货运手续
意大利海运港口:拉马达莱那(la maddalena)港口
进口机床报关有哪些?上海代理进口优势
进口食品中文标签怎么备案
“冒雨”复苏 海关助力53批增城木制品远销海外
南京海关行政审批实现全程网上办理
企业办事更便利 广州海关下放D级特殊物品审批权
17501659606 冯经理
冯经理
 发送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