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平静的旅检通道,看似平常的过关人群,身处日均34万通关人流的拱北口岸,拱北海关隶属闸口海关风险监控科缉毒组的成员们,永远也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
他们可能面对亡命之徒
近年来,随着珠澳两地交往日益频繁,拱北口岸最高峰单日进出境旅客达42.5万人次。庞大的过关人群中,除了游客和大家熟知的“水客”,更有不法分子走私毒品、枪支等违禁物品,手段新奇、花样百出,不断挑战缉毒组成员的神经。
曾经,他们从一只散发着樟脑丸气味的行李箱夹层中,发现了三条用黄色封箱胶纸包缠严实的白色晶体块状物,经鉴定为重达2993.5克的冰毒。箱子的主人是一名非洲籍男子,身上多处溃烂,后来得知已是艾滋病晚期患者;曾经,一名嗑药的旅客为了逃避监管、试图将含在嘴里的一小包k粉咬破吞下。缉毒组成员担心短时间内大量吞食毒品会危及生命,硬是把混杂着血和唾液的k粉包装袋从当事人口中抠出……据缉毒组老成员介绍,吸食毒品往往会让人极度亢奋,在截查交锋的过程中,当事人容易情绪波动,不配合、辱骂关员甚至暴力抗法。
缉毒组许科在连续查获两宗走私案后的某一天,接到了一个陌生来电。电话里那头的人厉声威胁他,不要挡人“财路”,否则“小心全家被砍……”一名已经调离缉毒组的前成员谈及缉毒工作对家人的影响时不无愧疚,“我们的战场在通关现场,危险性比缉毒警察已经低了很多。但家里人还是会非常担心,每每看到缉毒战线的坏消息,都会心神不宁,叮嘱我们在外面务必要小心。有时候,也会委婉地希望我们能换一个岗位。”在他参与缉毒工作期间,他基本不陪老婆去买菜或者带小孩在家附近散步,因为他们经常查获的来往珠澳两地的“粉友”也大多居住在这片区域。另一名成员偶尔陪家人去澳门购物,都会戴上一顶帽子,用他的话来说,就是“做一定的伪装”。
在查验现场,缉毒组成员永远戴着口罩,这并非为了耍帅扮酷,而是一种自我保护。在毒品检测的过程中,口罩能尽量隔绝毒品的气味和可能挥发的粉末。许是口罩的遮挡,反而衬得露在外面的那双眼睛,愈发犀利有神。
这不是一个人的斗争
今年,一位年轻的副科长主动要求加入缉毒组。在他看来,这是一个“有意义、让人向往”的岗位。对闸口海关的年轻关员而言,缉毒组是实现梦想的地方。小童作为缉毒组最年轻的关员,曾如数家珍地同我“炫耀”道:“我们缉毒组人人都有看家本事,莹姐擅长查货币,文哥判图精准……。”我不禁好奇,加入缉毒组的条件究竟是什么?孔武有力的身材,强悍的业务能力,还是过硬的心理素质?许科告诉我,这些都很重要,但必不可少的,是奉献协作的团队精神。
在2016年环澳门口岸缉毒专项行动中,缉毒组协助跨境工业园区专业口岸查获毒品案件5宗,实现该口岸开关以来查获毒品案件“零”的突破。行动时间通常都在下半夜,不仅要克服睡意来袭的煎熬,还要打点起十二万分的精神,排查每一个过关旅客。每每行动结束回到家,已是东方既白。即便是组内最年轻力壮的成员,一个通宵熬下来也不免形容枯槁。不定时上班是缉毒组的风格,加班加点更是常态。春节是举家团圆的大日子,他们必须驻守口岸;周末是合家出游的好时机,他们必须在口岸轮值。节假日汹涌的人流更容易成为不法分子的绝佳掩护,于缉毒组而言,节假日几乎成为一种奢侈。
许科的妻女远在外地,聚少离多,他颇觉亏欠。而他总是安慰自己:“好在有一群兄弟陪着我。”前一秒他们可能还在为某个案件争吵得面红耳赤,下一秒却能在查验现场默契配合。我曾有幸目睹他们的现场查验。那是2016年4月的一个上午,许科在通道上截查了一名精神萎靡的壮汉。几番逼问之下,男子终于从裤袋里掏出毒品吸食工具冰壶。见此情景,许科朝近旁的小童眨了眨眼。这是他们的搭档习惯,一个人主查问询,另一个人往往会走到当事人身边,堵住一切可能的逃跑路线,防止意外情况发生。不需要言语,一个眼神,大家就能心领神会。气氛顿时紧张了起来,当事人身上藏毒的可能性极大。缉毒组的几个人井然有序地忙碌了起来,有人随即控制当事人,有人请缉私警察牵引缉毒犬进行嗅觉判定,有人带上手套准备进行人身检查。最后,缉毒组从当事人的鞋垫夹层及手机充电器插头内查获藏匿其中的的冰毒、“麻古”、k粉等毒品共计144.26克。
这仅仅是他们完美搭档的一次胜利。每宗案件的查获,都犹如一缕希望的阳光,照亮缉毒组前方的漫漫长路。
要想成为一把尖刀,就必须先磨炼自己
2006年至今,缉毒组共查获毒品案件近200宗,查获各类毒品20余公斤,其中2006年12月28日查获的加纳籍男子利用行李箱夹层走私5495.37克毒品可卡因进境案至今仍是拱北口岸历史上查获的最大宗毒品走私案。这个战斗集体从来都不缺乏荣誉。今年“五四”青年节前夕,闸口海关风险监控科缉毒组被共青团中央授予2015-2016年度“全国青年文明号”。
近年来,珠澳两地联手加大对毒品走私的打击力度,拱北口岸大宗毒品走私呈减少趋势,但少量毒品走私案中的毒品基本都是“本地消费”,对两地市民的危害更大。并且,这些毒品往往夹藏在香烟盒、茶叶包、鞋底、钱包甚至内裤里,查缉难度一点都不亚于千克以上的毒品大案。“有时候我们在分析国际和周边地区毒品走私形势的时候,觉得毒品走私风险并不低,贩毒集团很可能会从我们这边突破,但紧盯了几个月也没有发现‘大鱼’。那种压力,很难说得清,也很难熬。” 即便是人前总是乐呵呵的许科,在好几个月查不到大案的时候,依然会陷入深深的焦虑。
“压力累积到一定程度,难免会对自己产生影响,比如脾气暴躁、失眠等。”缉毒组另一名成员毫不避讳可能出现的负面情绪。在每天上岗前例行的碰头会上,缉毒组会针对周边情报进行风险分析,不断调整一段时期内的查缉重点。小童是组里的年轻人,查不到案件的时候容易烦躁;老冯却是驰骋疆场的干将,深知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云开月明。这种不达目标誓不罢休的执着,在缉毒组“传帮带”的教学模式里被很好地继承了下来。
缉毒组总结形成了一套科学严谨且行之有效的查缉“三步工作法”。从风险分析、察言观色到分步检查,每一个进入缉毒组的成员,都在日复一日的查验中成长进步,练就自己的拿手绝活。缉毒组成立至今,已走出一批批缉毒和打私精兵,可谓拱北海关缉毒工作的“黄埔军校”。(李妍青/文)
预归类助企业搭快车拱北海关查获侵权墨盒(转载)集宁海关助葵花籽“搭车出海”怎么区分通关单据和报关单据降成本压时间 广州海关将办事大厅搬上网南宁综合保税区(一期)通过验收中国海关2021年一季度知识产权执法情况海关助推“小”水果远销海外“大”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