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全国海关加工贸易保税监管工作座谈会在青岛召开,会议对全面深化加贸保税监管改革创新做出具体要求和部署。会上,青岛等5个海关作为代表进行了交流发言。
18项自贸区海关监管创新制度落地
高丽精线合金(青岛)有限公司位于青岛出口加工区,公司主要生产钢丝绳、拉丝模具、汽车微控绳等出口产品,销往欧美、东南亚等国家。近年来,受国际原材料价格下跌、供需关系失衡等影响,全部业务以国外市场为主的发展模式陷入瓶颈。然而,得益于“委内加工”,公司开始承接国内订单,生产量增加,发展得以好转。
“委内加工”是指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企业接受区外企业委托进行加工生产,成品在国内销售。这项创新业务可以让企业由之前的仅面向国外市场的“一条腿”走路,转变为同时对接国内、国外市场的“两条腿”走路。据高丽精线合金(青岛)有限公司运营支持部经理刘国华介绍,目前公司国内订单已占到全部业务10%左右。
“委内加工”是第二批自贸区11项海关创新监管制度之一。据了解,上海、广州、天津、福建自贸试验区先后成立,海关总署按照“简政集约、通关便利、安全高效”的要求及时评估总结,形成了一批创新监管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复制推广。2014年9月起,青岛海关坚持企业需求导向原则,成熟一项、实施一项,稳步推进相关制度的复制推广工作。截至目前,已有18项海关监管创新制度落地,惠及1000多家企业,节约企业运营成本约500万元。
信息化系统缩短单票通关时间3分钟
青岛海关辖区现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7个,其中青岛前湾保税港区、青岛保税区、青岛出口加工区、青岛西海岸出口加工区等4个位于青岛。随着特殊监管区域快速发展,对信息化和新技术运用要求不断提高。青岛海关坚持“向科技要人力、向科技要效率、向科技要管理”,以新技术应用促进监管效能提升。
2015年6月起,青岛海关自主研发的新一代特殊区域信息化管理系统在青岛西海岸出口加工区开展测试。新系统依托先进的电子车牌识别、安全智能锁等设备,实现通关全程智能化验放管理,并实现与智能化物流监管体系的信息互联互通,形成完整的海关全程信息化监管体系。
以安全智能锁为例,集装箱通过海关监管区域的闸口时,智能锁可以自动上锁解锁,同时把位置、货物信息等发送给海关,并实现gps远程监控,显著提升了通关效率和监管精确性。据青岛西海岸出口加工区统计,新系统使用后,单票业务平均通关时间缩短3分钟。
8项加工贸易业务实现全程无纸化
“我们一年差不多需要办理150本加工贸易手册,无纸化节约了公司大量人力物力成本。”赛轮金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民营轮胎企业,加工贸易业务较多,企业财务部崔立鹏对加工贸易无纸化改革评价很高。
崔立鹏表示,1本加工贸易手册从资料库备案、设立到核销,涉及多个环节,此前要办完这些手续需要多次往返海关,需要大量纸质材料不说,遇到人多的时候排队等待也费时费劲,加工贸易无纸化改革让企业彻底减了负、增了效。
自2015年8月1日起,青岛海关在关区范围内全面推广加工贸易无纸化业务改革,取消备案资料库设立(变更)、外发加工、深加工结转、内销征税、电子化手册核销、联网监管通关电子账册变更、预报核、正式报核等8项业务应收取的24类纸质单证,实现全程电子数据申报。无纸化改革后,海关不再向企业收取纸质单证,由“纸面+电子”审核向“纯电子”审核模式转变,企业足不出户即可完成业务申报及审批。
青岛海关统计,截至今年4月底,该关已办理加工贸易无纸化业务8.56万票,无纸化覆盖率达到70.3%,以边角料内销业务为例,原需3-5个工作日完成,无纸化改革后只需1-2个工作日,通关效率提升1倍以上,降低了企业单证打印流转等运营成本,促进了贸易便利。
(陈星华/文)
即远期信用证部分操作流程及风险分析海关加工贸易新政激发市场活力散杂货海运操作(二)木薯粉东莞进口清关代理国内外资料有哪些?奋进新征程 | 筑牢国门生物安全屏障 支持美丽生态家园建设塑胶粒进口报关代理二连海关优质服务助推中欧班列大发展干货 进口食品进口商备案指南,手把手教您做“食品企业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