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作为5个“国家首批对台小额贸易新政试点口岸”之一的象山口岸对台小额贸易发展迅速。今年前11个月,象山口岸对台小额贸易进出口货物59批次,货运量1446.3吨,贸易额809.9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51.3%、32.7%和7 6.9%。
宁波海关隶属象山海关以创建浙台(象山石浦)经贸合作区为契机,创新监管,优化服务,力促两岸经贸往来蓬勃发展。
经贸合作区发展的建设者
今年 7月5日,浙台(象山石浦)经贸合作区授牌仪式在石浦海峡广场隆重举行。
为了支持经贸合作区发展,象山海关努力扮演好“建设者”的角色,积极投入到参与石浦口岸功能规划、口岸升类和对台贸易合作等相关工作中。同时,两次与地方政府相关部门一起到福建沿海一带考察、调研对台小额贸易发展模式,学习借鉴福州、厦门等海关开展对台小额贸易的监管经验。此外,主动牵头各口岸单位进行工作研讨,紧密配合地方政府,为码头改建提供政策指导,做好监管场所立项审批等工作。
石浦海峡广场台湾商城作为经贸合作区的标志性建筑,它的顺利运营也倾注了象山海关大量的心血。
为了保障浙江省首家直销台湾商品购物城如期开业,象山海关一线关员数不清加班了多少个工作日。由于商城的商品以食品、日化用品、化妆品为主,品牌、种类繁杂,为了做好所有商品的归类、规范申报、审价等工作,一线关员在收到载货清单之后便开始翻看资料、查阅文件,多次讨论研究,加班加点,确保各项物资顺利通关,按时到位。
渔业合作的推动者
10月30日,上万条台湾鲜活石斑鱼搭乘着台轮“长荣101号”抵达象山石浦港,并存放位于象山高塘的华东地区台湾石斑鱼暂养中转基地
为了使石斑鱼顺利登陆象山口岸,减少鱼体耗损,象山海关开启绿色通道,提供提前报关服务,第一时间实施查验,极大地缩短了通关时间。同时积极落实海峡两岸ecfa协议,使进口企业享受零关税待遇,为企业合理争取最大经济利益。
象山的现代渔业全国闻名,水产品加工优势突出,石浦水产品加工园区被批准为“中国水产食品加工基地”。今年1-11月象山口岸以对台小额贸易方式出口冻鲳鱼等水产品257吨,价值269万美元。而进口台湾石斑鱼的首次尝试使象山渔业由单向出口模式转变为两岸农渔产业双向贸易模式,为技术、资金等的引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促进了两岸经贸互通。今年以来,象山口岸共进口台湾石斑鱼8批次,重47.8吨 ,价值26.95万美元。
杂货铺的把关人
12月20日,象山最低气温已达零下。天刚蒙亮,“合鹏一号”载着19吨货物抵达石浦新港码头,象山海关查验关员就忙开了。
这是今年象山口岸进口的第63批对台小额贸易货物。查验关员在码头监卸数小时,待货物全部入仓后着手开始查验。商品种类多达上百种,查验关员抓紧时间开箱、核对、清点,完成整个流程时,查验关员已直不起腰。为了此次监管,两个关员昨夜未回宁波市区的家,直接留宿象山,这一年来,类似的情况已经记不清多少次了。
近年来,通过象山海关及口岸部门的共同努力,港口建设步伐加快,海关专用码头、新港码头的陆续建成为散货船的靠泊创造了条件。目前对台小额贸易进口航次从2011年“一周一航”扩大到“一周三航”,常态化模式已逐步实现。
由于对台小额贸易每批进口的商品品种杂,以机器零配件、布料、化工原料、食品等为主,品种达上千种,被台商称为“杂货铺”,象山海关自然成了“杂货铺”的把关人。针对这种情况,象山海关经过认真研究,同意企业将成批进口的机电产品零部件、零星食品、日用百货等杂项商品进行合并归类,此举大大加快了货物通关速度。同时,象山海关在严格把关的前提下,提供预约加班、提前报关、全程监卸、快速验放等便捷通关措施,为企业带来了极大便利。
(王珂琼/文)
化工危险品报关,化工危险品进口报关须知武汉海关查获万余枚假名酒瓶盖 仿冒“泸州老窖”高温查验万海航运货物跟踪查询_提单号查询诚信兴商 海关“导航”北塘海关助力辖区农产品开拓“一带一路”市场汕头海关党员“广东扶贫济困日”踊跃捐款拱北海关查获女子人身绑藏46部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