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民互市申报现场(黄耀东/摄)
查验边民互市进境水果(付永志/摄)
滇南春来早。清晨,云南孟定清水河口岸刚一开关,边民互市申报现场又是一番“爆棚”的景气,小车上载满了冬早蔬菜的缅甸边民冷么洪排在队伍的最前头,希望他种的豇豆、辣椒能抢“鲜”上市,卖个好价钱。
边民互市是边境地区最具特色的跨境贸易方式。毗邻国家的边民在边境线20公里以内指定的集市上开展商品交换,在一定金额内享受免税的优惠。这项实实在在的优惠政策既满足了边民日常生活需求,又提供了致富的渠道,深受边民的欢迎。早年在新加坡打工的冷么洪2013年回到缅甸家乡,看到边民互市的热火场景,立刻动了心思。他在缅甸清水河租了几十亩地种植蔬菜,全部销往中国。自己种的不够,就到下缅甸去组织货源。两年下来,质优价廉的缅甸蔬菜在边疆打响了名声,冷么洪的年收入能有几十万元,是当地有名的致富带头人。
“别着急,按顺序来。”孟定海关监管关员鲁若男应对这样的繁忙已驾轻就熟,“拉日用百货的请去那边,蔬菜水果来这边的绿色通道。”天气微寒,忙前跑后的小鲁额头上却已浸出细细的汗珠。验证,验货,抬杆,不到三分钟,冷么洪的蔬菜就通过了海关查验。
为了服务好日益红火的互市贸易,海关推出了一系列的通关便利措施,为保鲜要求高的商品开通“绿色通道”是其中之一。此外,海关还制发了包含300多种商品的边民互市常见商品目录,自主研发了边民互市贸易管理系统,通过技术手段提升互市管理的智能化水平,互市商品通关更加快速便捷。
为冷么洪拉货的孟定边民魏竹根也是边民互市政策的受益者。在孟定清水河口岸,象魏竹根一样专门为边民互市提供运输服务的边民有两百多人,海关为他们的运输车辆专门备案登记,启用了车辆快速通关管理系统,车辆进出关卡,只需要刷卡就能快速通行。“dua bi”,小鲁用缅语和驶往集市的冷么洪、魏竹根说再见。很快就会“再见”,边民互市是双向性的,两国边民大都既是商人又是顾客,冷么洪卖掉自己的蔬菜,带回缅甸的是在当地热销的中国日用百货商品。
据统计,2015年云南省边民互市货运量471.1万吨,货值人民币10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8.1%和 32.9%,互市贸易首次突破100亿元。(黄耀东/文)
目的港弃货原因及如何处理金陵海关“快递春天”到企业减免税款452万元 银川海关助力春耕航空运输绝对禁止的危险物品国门前截获一批侵权货台湾机电设备进口报关流程这7步-旧设备报关行南宁吴圩机场海关移交一批濒危动植物及其制品果香铺就振兴路 海关助农增收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