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高级认证企业标准
(优化后,征求意见)
高级认证企业标准
一、内部控制标准
1. 关 企 沟 通
联系合作
(1)建立并执行与海关密切沟通联系和合作的管理制度。
(2)指定高级管理人员负责关务,企业的进出口业务、财务、贸易安全、内部审计等岗位职责分工明确。
(3)主动向海关提供联系人姓名和联系方式,与海关保持密切沟通联系,包括在发现异常、可疑的货物单据或者非法、可疑
和不明货物时,及时通知海关。
2. 进 出 口 单
证
(1)建立并执行进出口单证复核或者纠错制度,在申报前或者委托申报前有专门部门或者岗位人员对进出口单证的真实性、
准确性、规范性和完整性进行内部复核,对进出口货物是否符合海关安全准入要求进行前置审核。
(2)建立符合海关要求的进出口单证管理制度,确保归档信息的及时性、完整性、准确性与安全性。妥善保存并向海关提供
与进出口有关的单证和相关资料以及报关专用印章、海关核发的证书、法律文书等。
(3)建立企业认证的书面或者电子资料的专门档案。
3.信息系统
(1)建立真实、准确、完整并有效控制企业生产经营、进出口活动、财务数据等的信息系统,进出口活动主要环节在系统中
能够实现流程检索、跟踪。
(2)生产经营数据以及与进出口活动有关的数据及时、准确、完整、规范录入系统。系统数据自进出口货物办结海关手续之
日起保存 3 年以上。应海关要求提供信息系统访问权限。
(3)建立并执行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包括防火墙、密码等保护信息系统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以及防止信息丢失的程序和备
份功能,并对违反信息安全管理制度造成损害的行为予以责任追究。
4. 内 部 审 计 和改进
(1)建立并执行对进出口活动的内部审计制度。
(2)每年对进出口活动实施 1 次以上的内部审计并完整记录内部审计过程和结果。在成为高级认证企业后,每年增加对持续
符合高级认证企业标准的内部审计。发现有不符合财务状况、守法规范标准的,应当向海关报告。
(3)建立并执行对已发现问题的改进机制和违法行为的责任追究机制。对海关要求的改正或者规范改进等事项,应当由法定
代表人(负责人)或者负责关务的高级管理人员组织实施。
二、财务状况标准
5.财务状况
无连续 3 年资产负债率超过 95%情形。(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负债总额、资产总额以资产负债表的期末值为准。)。
企业可以选择以下方式提供财务状况相关证明:
直接提供无保留意见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报告。
企业的 erp 系统已与海关对接的,可以自行提供资产负债表。
三、守法规范标准
6. 遵 守 法 律 法规
(1)2 年内无成为失信企业的情形。
(2)企业相关人员 2 年内未因故意犯罪受过刑事处罚。
(3)1 年内无因进口禁止进境的固体废物违反海关监管规定被海关行政处罚的情形。(待定,询问政法司)
7. 进 出 口 记 录
2 年内有进出口活动或者为进出口活动提供相关服务。
8.税款缴纳
认证期间,没有未按规定尚未缴纳税款、罚没款项的情形。
9.管理要求
2 年内企业无以下情形:
(1)向海关人员行贿。
(2)向海关提供虚假情况或者隐瞒事实。
(3)拒不配合海关执法。
(4)转移、隐匿、篡改、毁弃报关单证、进出口单证、合同、与进出口业务直接有关的其他资料。
(5)拒绝、拖延向海关提供账簿、单证或海关归类、价格、原产地、减免税核查所需资料等有关材料。
(6)被海关责令限期改正,但逾期不改正。
(7)由海关要求承担技术处理、退运、销毁等义务,但逾期不履行。
(8)进口商被列入海关总署进口食品不良记录名单。
10.外部信用
企业和企业相关人员 2 年内被列入国家失信联合惩戒名单。
四、贸易安全标准
11.经营场所
安全
(1)建立并执行企业经营场所安全的管理制度。
(2)企业经营场所应当具有相应设施防止未载明货物和未经许可人员进入。根据企业经营特点和风险防范需要落实以下措施:
建筑物的建造方式能够防止非法闯入,定期对建筑物进行检查和修缮,保证其完整性、安全性。
使用锁闭装置或者采取进出监控、进出控制等措施保护所有内外部窗户、大门和围墙的安全,实行钥匙发放、回收登记管理。
企业经营场所必须有充足的照明,包括以下重要敏感区域:出入口,货物、物品装卸和仓储区域,围墙周边及停车场/停车区
域等。
车辆、人员进出企业的出入口配备人员驻守。仅允许经正确识别和授权的人员、车辆和货物进出。
对单证存放区域和货物、物品装卸、仓储区域等实施受控进入管理,明确标识受控区域。对未经授权或者身份不明人员有质疑
和报告的程序。
企业经营场所的重要敏感区域装有视频监控系统,应海关要求提供用于经营场所安全的视频监控系统访问权限。
12.人员安全
(1)建立并执行员工入职、离职停职等管理制度。实行员工档案管理,具有动态的员工清单。
(2)聘用员工前,核实应聘人员的身份、就业经历等信息,对拟聘用人员进行违法记录调查,对安全敏感岗位工作的员工进
行定期或者有原因的背景调查。
(3)对企业员工进行身份识别,要求所有员工佩戴企业发放的唯一身份标识,对离职停职员工立即取消身份识别和信息系统
的授权。
(4)实行访客进出登记管理,登记时必须检查带有照片的身份证件或者进行人脸识别登记。访客进入企业经营场所应当佩戴
临时身份标识,进入企业受控区域应当有企业内部人员陪同。有识别、记录和处置未经许可进入、身份不明人员的程序。
13.货物、物 品安全
本标准所称集装箱包括海运集装箱、空运集装箱和在火车、卡车、飞机、轮船和任何其他运输工具上的用于装运进出口货物、
进出境物品的可移动装置。(1)建立并执行保证进出口货物、进出境物品在运输、装卸和存储过程中的完整性、安全性的管理制度。
(2)企业应当采取以下措施确保进出口货物、进出境物品的完整性、安全性:
?
在装货前检查集装箱结构的物理完整性和可靠性,包括门的锁闭系统的可靠性,并做好相关登记。检查采取“七点检查法”
(即对集装箱按照以下部位进行检查:前壁、左侧、右侧、地板、顶部、内/外门、外部/起落架)。
?
确保企业及其在供应链中负有封条责任的商业伙伴建立并执行施加和检验封条的书面制度和程序,封条有专人管理、登记,
已装货集装箱使用的封条符合或者超出现行 pas iso 17712 高度安全封条标准。
?
确保其保管的货物、集装箱和运输工具存放在安全的区域,有报告和解决未经许可擅自进入上述区域或者其他异常情况的
程序。
?
在货物被装运或者接收前对装运或者接收货物运输工具的司机进行身份核实。
?
运抵的货物、物品要与货物、物品单证的信息相符,核实货物、物品的重量、标签、件数或者箱数,离岸的货物、物品要
与购货订单或者装运订单上的内容进行核实。
?
在货物、物品关键交接环节有签名、盖章等保护制度。
?
在出现货物、物品溢、短装,法检商品安全、卫生、环保等指标不合格或者其他异常现象时要及时报告或者采取其他应对
措施。
?
生产型企业对出口货物、物品实施专人监装并保存相关记录;非生产型企业要求建立管理制度确保出口货物、物品安全装
运。
14.运输工具
安全
(1)建立并执行保证在其供应链内用于进出口货物、进出境物品运输的所有运输工具的完整性、安全性的管理制度。
(2)企业应当采取以下措施确保所有运输进出口货物、进出境物品的运输工具的完整性、安全性:
?
在装货前对运输工具进行检查,防止藏匿可疑货物、物品。
?
确保无人看管的运输工具停放在安全的区域,有报告和解决未经许可擅自进入上述区域或者其他异常情况的程序。
?
按规定对运输工具进行清洁、消毒等特殊处理。
?
确保运输工具的经营者经过培训,保证运输工具和进出口货物、进出境物品的安全。
15.商业伙伴
安全
商业伙伴系海关高级认证企业的,企业可以免于对该商业伙伴执行本项标准。
(1)建立并执行评估、检查商业伙伴供应链安全的管理制度。
(2)企业应当采取以下措施使其商业伙伴承诺自愿增加贸易安全措施,以加强全球供应链的安全性:
?
在筛选商业伙伴时根据本认证标准对商业伙伴进行全面评估,重点评估守法合规、贸易安全和供货资质。
?
在合同、协议或者其他书面资料中要求商业伙伴按照本认证标准优化和完善贸易安全管理。
?
定期监控或者检查商业伙伴遵守贸易安全要求的情况。
16.海关业务 和 贸 易 安 全 培训
?
(1)建立并执行海关法律法规等相关规定和贸易安全相关知识的内部培训制度。
?
(2)定期对与进出口活动相关岗位的员工进行海关法律法规等相关规定的培训,其中法定代表人(负责人)、负责关务的
高级管理人员、关务负责人、负责贸易安全的高级管理人员应当每年参加 2 次以上培训,及时了解、掌握海关最新的政策文件
要求。
?
(3)定期对员工进行与国际贸易供应链中货物流动相关风险的教育和培训,让员工了解、掌握海关高级认证企业在保证
货物、物品安全过程中应做的工作。
?
(4)定期对员工进行危机管理的培训和危机处理模拟演练,让员工了解、掌握在应急处置和异常报告过程中应做的工作。
?
(5)定期对员工进行信息安全和保密意识的教育和培训。
?
(6)妥善保存教育和培训相关的记录。
五、附加标准
17.加分项目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海关确认后可以加分:
?
属于中国外贸出口先导指数样本企业的,1 年内填报问卷及时率在 90%以上、问卷答案与出口增速的吻合度在 0.3 以上的;
?
属于进口货物使用去向调查样本企业、其他统计专项调查样本企业的,1 年内填报问卷及时率和复核准确率在 90%以上。
进口斯里兰卡茶叶清关公司:进口茶叶哪家好?【进口发电机清关代理】的流程,一般贸易进口发电机重庆海关空港年进出境旅客首次突破三十万黄胜强在北京平谷马坊国际陆港调研口岸工作清明时节 向英雄致敬东莞海关打造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海关文化(转载)拱北海关法制宣传走近市民湛江海关联合湛江市烟草专卖部门无害化销毁罚没卷烟3.65万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