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01659606 冯经理
海关“小兵”的“大爱”故事
时间:2024-12-17    点击:63
“战友啊战友,亲爱的弟兄,当心夜半北风寒,一路多保重。”
9月21日,广州海关举办江小兵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当报告团成员张应忠哼唱出江小兵生前最喜爱的《送战友》,所有人的眼睛都湿润了。同事们流泪悼念:37年来,他,用燃烧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小兵”“大爱”之歌。
江小兵,广州海关驻内港办事处稽查科科长,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仍坚守在最心爱的岗位上。7月27日下午,当不久前还看到他在系统传送文件的同事走进他的办公室时,却发现他已猝然倒在了工作岗位上……
“江科各项业务都精通,行邮、保税、货管、快件、稽查,好像什么都知道似的。我们要是遇到点什么事情,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问他。” 同事俞晓华说。
广州海关纪检监察特派员杨筱青至今还记得当年驻邮局办事处快件渠道查到的首宗毒品案件,当大家都还只是心存怀疑的时候,一个电话就被召来的江小兵却已经很肯定地说这是伪装成茶叶包装的毒品大麻花了,随后就开始手把手教大家查获毒品后应当如何快速化验、移交案件等等。“可以说快件科大大小小的案件,成功移交侦破都有江科一份付出。”
“他热爱身上的海关制服,他曾说每换一套制服,都要留个念。”驻内港办事处主任张跃民回忆。江小兵现存照片中“曝光率”最高就是海关制服,甚至可以梳理出海关制服的变迁史。妻子李晓娟说,他是为了在休息期间随时重返岗位。同事眼中的江小兵,只要工作上有需要,总是“随叫随到”。
他查获的案件无数。2006年9月,他带队对某企业进口的300件快件展开突击检查时,发现其中一箱进口仿水晶存在疑点。于是,从这一箱毫不起眼的“玻璃珠”开始,江小兵带领团队奋战了三天两夜,一步一步抽丝剥茧,终于从如山的资料中,发现了这家企业涉嫌走私的突破性线索。
查处一个案件,规范一个行业。此案的查发推动了广州海关辖区范围内的仿水晶行业规范,并由此推动海关总署开展了同样收效显著的全国专项行动。
从事邮件快件稽查工作期间,江小兵通常一早就要坐两三个小时的车到深圳、东莞去寻找收件人。
在高楼林立的都市里,酷暑烈日,他走过一条又一条街道,脚底板走得发烫,衣服湿了又干,饭也顾不上吃。凭着一双“铁脚板”,他硬是像扯线头一样扯出了手写板、仿水晶等案值超千万元的大要案,为国家挽回了巨额损失。
“他从来不和我说案子上的事情,经常深夜了才回到家里,躺上一会又出门了。”江小兵的妻子李晓娟说。
江小兵的父亲是位老红军,曾两次翻越雪山,三次过草地,身上一直残留着弹片,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广东省军区副司令员等职。
然而江小兵抽的是最便宜的烟;开的是一台又破又旧的国产车,换零件、换机油都是江小兵自己在“捣鼓”;身上穿的除了关服,像样点的衣服都是他妹妹送的,一件夹克穿了20年。这样子的江小兵怎么都和所谓的“高干子弟”沾不上边儿。
更不为人所知的,是这些年来接踵而至的苦难:长子自闭症、次子早夭、爱人下岗,但即使经历了这么重的创伤,同事面前的他仍是那个成天乐呵呵、随时都乐意助人的江小兵。
长期在基层一线岗位工作,面对许多诱惑和风险,在“致富捷径”面前,江小兵却选择了一条通过节衣缩食来克服难关的漫漫长路。他常提醒科里的年轻同志:“吃了人家这顿饭,收了人家的东西,我们的饭碗就不保了!”他总是教育家人要自力更生,不能给组织添麻烦,下岗的妻子每天奔波在外推销保险,甚至在江小兵去世后,一而再再而三地婉拒了组织和个人的捐款建议。(杨纯华/文)


纺织布料在越南海防港进口清关需要多久
如何选择航空物流企业(二)
宁波海关大榭海上缉私基地启动应急预案 全力防御台风“苏拉”
代理台湾金属锯床进口报关
进口报关货物顺利清关的四大原则
河口口岸农产品出口实现开门红
黄埔海关辖区内39个海运码头实施“三个一”通关模式
心系灾区 奉献爱心营口海关多种形式开展捐助活动
17501659606 冯经理
冯经理
 发送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