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凌晨起,拱北、横琴、跨境工业区三口岸实行新的通关安排,这是中央、国务院对澳门特区的厚爱与支持,两地来往更加便捷,粤澳区域联系更为紧密。无论是人员往来,还是贸易进出口,海关在两地联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拱北海关作为有着127年深厚历史积淀的老关,地处对外开放的最前沿,在长期的口岸监管服务中,不断加深了两地的血脉联系。
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开启了粤澳区域合作的新时代。15年来,拱北海关在海关总署和广东分署的正确领导下,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不断深化口岸改革、创新通关模式,在推进口岸通关便利化、全面深化粤澳合作、促进澳门繁荣稳定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结下了累累果实。
对澳贸易15年快速增长
今年12月1日,拱北海关在横琴口岸正式启用陆路口岸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模式,从事粤澳贸易的企业,在广东省内海关任一口岸进出口,均可自由选择申报、纳税、放行地点和便捷通关方式。
为便利粤澳贸易,海关不断开展通关创新。通关无纸化改革、与澳门海关查验结果参考互认合作、支持澳门大学新校区建设、对横琴新区实现分线管理模式……拱北海关落实海关总署部署,通过不断的业务改革创新,大力支持粤澳经贸发展。
澳门与内地经贸往来日益融合,联系更加紧密,实现了稳定繁荣和发展。据拱北海关对外发布的统计数据,1999年经拱北关区对澳门进出口值为36.4亿元人民币,2013年扩大到137.7亿元,是1999年的3.8倍,年均增速为10%。2014年1-10月拱北关区对澳门进出口值为132.1亿元,同比增长16.2%。15年来,经拱北关区对澳门进出口值累计达1557.4亿元。
15年来,两地贸易结构呈现出渐进的、不断优化的发展进程,一般贸易取代加工贸易成为最重要的贸易方式、民营企业取代外商投资企业成为最大的贸易主体、机电产品取代服装及衣着附件成为最主要的出口商品。
连接澳门的珠海横琴、跨境、拱北三大口岸在促进两地经贸往来中承担了重要的角色,堪称粤澳经贸发展的大动脉。针对每一个口岸的各自特点和不同定位,拱北海关用足用好各项政策,量身优化监管服务,发挥好海关在促进粤澳两地经贸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横琴口岸:落实国家发展战略
走进横琴口岸,“大横琴、大未来”宣传气势磅礴,新的进出境报关大厅虚位以待,与此一路之隔的是实行跨境对接的澳门大学新校区。横琴自贸区呼之欲出,可以期待将会有更多更新的通关优惠政策在这片热土落地。
在横琴工作7年的海关年轻科长石颖,参与了近年来一系列的粤澳通关改革工作,“年轻的心”见证着粤澳贸易海关监管服务的发展历程。因为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横琴这片热土承载了越来越多的关系两地经济发展的新使命,成为促进澳门多元化发展的创新平台。“横琴试点”也成为拱北海关支持粤澳经贸交流、促进贸易便利化的关键词。
为打造珠海横琴“粤港澳紧密合作示范区”,大力支持横琴开放开发,拱北海关率先提出横琴“分线管理、模式创新”的意见,顺利建成全国首个电子围网区域管理模式,落地实施“免税、保税、入区退税、选择性征关税”四大优惠政策,努力做到海关“手续最简化、进出最快捷、管理最高效、服务最便利”。今年6月28日,横琴新区二线通道正式封关运作。封关运作以来,二线通道共办理进口货物减免税、新注册企业备案等业务31宗,新增注册企业63家,进口货物减免税证明22单。目前,横琴新区已注册登记澳门投资企业204家,投资总额1695亿元。
通关模式创新,通关效率驶入快车道。作为粤澳货物贸易的主要口岸,拱北海关将一系列通关业务改革先行先试的头啖汤给予了横琴。在早前的开通公路联运业务、启用电子关锁等业务创新后,2008年,横琴口岸首启内陆与澳门海关陆路口岸查验结果参考互认合作试点,减少了双方对同一进出境货物重复查验。
2012年,横琴口岸启动拱北海关通关作业无纸化改革试点,从企业进出口货物申报到放行,整个通关流程由纸质单证为主转变为电子数据为主,减少了繁琐的纸质随附单证。2014年9月23日,横琴启动关检合作“三个一”模式,海关、检验检疫部门实行“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进一步提升通关效能,降低企业通关成本。
跨境工业园区:支持澳门经济多元化
8月28日,拱北海关在珠澳跨境工业区顺利验放盛丰珠宝有限公司申报的黄金、铂金首饰一批,共643件,价值港币245万元。该票货物是该关复制推广上海自贸区海关监管创新制度、实施“先进区、后报关”海关监管模式验放的首票货物。
得益于珠澳跨境工业区的政策优势,盛丰珠宝有限公司业务稳步提升,今年1-10月的进出口总值达4891万美元,成为拱北关区对澳门进出口业务的第三强企业。9月29日,“先进区、后报关”模式在珠澳跨境工业区全面实施,截至10月底,拱北海关采用“先进区、后报关”方式已累计核放货物价值逾900万美元,珠海园区116家企业全面受益。
拱北海关在珠澳跨境工业区无先例可循的情况下,探索创新监管模式和管理手段,海关主动服务园区企业,推动了园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支持成衣制造等澳门传统产业的同时,开展“以承接服务外包方式从事代订酒店、票务”等业务,扩展了珠澳跨境工业区珠海园区的业务范围。海关配合地方政府着力发展物流产业,引导区内企业由制造业向仓储物流业转型,支持伟创力集团等国内生产型龙头企业利用跨境工业区出口退税政策做大做强保税物流业务。
拱北海关开拓跨境工业区展示展销等新型业务入区发展,积极培育会展经济,支持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化发展。作为园区转型升级代表的进口商品展示展销业务,自2012年8月开展以来已有长足发展。截至2014年10月,累计进口商品541.3吨,货值204.8万美元,征收税款477.4 万元,经营商品包括巧克力、咖啡、葡萄酒、奶制品、化妆品、食品等。
拱北口岸:生命线上保畅顺
拱北口岸是粤澳联系最繁忙的口岸。2011年,拱北口岸验放旅客数量首次超越深圳罗湖口岸,跃居全国陆路口岸榜首。2013年进出境客流近9900万人次,海关日均验放旅客逾27万人次。为加快口岸通关速度,缓解节假日高峰期客流拥堵,拱北海关增加拱北口岸东冀、西冀大厅监管人力,开通“通关小灵通”,新近又增设自助刷卡缴费机等诸多便利设施。便捷的验放服务为以旅游为支柱产业的澳门提供强有力的通关保障,有力促进了澳门旅游业蓬勃发展。
与此同时,拱北口岸还是供澳鲜活商品的主要通道。澳门市场80%以上的鲜活商品均从拱北口岸进口。每天来自60多家全国各地企业、80余台车辆、近400吨鲜活产品云集口岸现场,拱北海关量身定做采取集中报关、上门验放等便利通关服务措施,对于鲜活物资做到优先审单、优先查验、优先放行。海关还建立了24小时值班制度,预约服务,随到随放,确保供澳鲜活产品“零滞关”。
在促进供澳鲜活产品快速通关的同时,拱北海关也注重不断培育相关企业发展壮大。拱北口岸多家供澳鲜活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成长为多元化贸易企业。主营供澳水海产品、活动物、水果、蔬菜的珠海一源进出口公司,从最初的一天6-9车,发展为现在的每天平均30车。一源公司的周经理说,这两年海关的改革步伐很大,最明显的感觉除了通关速度更快了,报关手续的便捷性也有了很大提升。
粤澳合作活力无限。横琴大发展掀开新的篇章,港珠澳大桥雏形已现,粤澳新通道建设正描绘蓝图。面对前所未有的新形势、新任务,拱北海关党组书记、关长赵民表示,要在海关总署党组的正确领导下,解放思想,科学谋划,改革创新,切实加强自身建设,进一步优化监管和服务,确保各项任务顺利完成,特别是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广东自贸区为契机,结合粤港澳合作实际,探索海关业务改革新模式,在新起点上,促进粤澳经贸发展,推进拱北海关工作开拓新的局面。(江霞 孙海波∕文)
广州海关精心“打磨”珠宝优势产业润滑油进口报关代理申报要素,非常实用为了端午安康——荣成海关加班检疫入境船舶单证不一致的防范与处理办法“纸黄金”助力企业勇闯“一带一路”国际航空货物运输运费纠纷再审案(二)代理日本偏光片进口报关进出口双增 深圳对东盟外贸火热深圳海关“政策组合包”助力拓展东盟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