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金羊网”报道
核心提示
8月31日,大运物资通关服务中心(以下简称通关中心)接到最后一票报关单,自此,为大运会服务了近4个月的通关中心正式解散。日前,通关中心进入收尾阶段,9月30日,所有的收尾工作将结束。随着收尾日期的临近,通关中心以及它拥有的5350关区代码,终将成为一段历史。
据统计,自6月16日接到第一票物资报关单,截至9月1日,通关中心共审核大运物资报关单102票,其中包括一般贸易进口37票、暂时进口33票、暂时进口复出境32票(另有一票货物转至北京复运出境),共计货值1335.6万美元,征收税款565.01万元,扣减保函金额1062.34万元,顺利实现了“零投诉、零障碍”的工作目标。随着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圆满闭幕,记者回访通关中心,与当时的一线人员近距离接触,解读通关中心与大运的故事。
从无到有筹备迅速
为了优化海关对大运会物资的监管和服务,实现大运会物资的通关便利和集中管理,为大运会物资提供快捷便利通关服务,深圳海关决定成立专门的通关服务机构,为大运会物资提供“一站式、跨口岸”的通关服务,确保“大运会物资通关零障碍”,大运会物资通关服务中心应运而生。
5月9日,由三人组成的首批工作人员正式上岗,为通关中心的筹备和成立做前期的准备。经过实地考察后,深国际华南物流园被选作通关中心的临时公办场所。同时,首批工作人员拟定通关中心运作框架,对通关中心的筹备、成立、实际运作及后续工作进行整体的计划和安排。
5月30日,第二批工作人员到位,自此,一批由12人组成的工作班子全部到位。这12个人是从大鹏、皇岗、蛇口等8个口岸抽出来的业务骨干,都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除了两位领导人以外,其他10名工作人员均是长期驻守通关中心,为大运会物资的顺利通关提供服务。
从深圳海关监管处抽调到通关中心工作的许翠霞用“从无到有”四字,形容了当时的筹备工作,“我们当时真的是什么都没有,办公场所和办公设备都是租来的,很多同事每天都要乘坐一个小时的车上下班,尽管条件艰苦,但是没有一个人抱怨过。”
通关中心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完成了全部的筹备工作。6月3日,通关中心在华南物流园揭牌成立。
多点报关异地通行
为了实现“大运物资通关零障碍”的工作目标,通关中心向海关总署申请了独立的临时关区代码“5350”,采用了“多点报关,异地放行”的通关模式,同时,通关中心还从广州引进了先进的保证金核扣系统,其中,后两项举措,均在深圳首次使用。
设立专门的关区代码,避免了大运物资所有人或代理人在多个口岸往返奔波办理报关手续,“以前报关的时候,常常需要排队叫号,现在只要是‘5350’的报关单,在接单、审单、以及查验的时候,会优先考虑,基本上能做到‘即来即办’,大大节省了企业的通关时间。”许翠霞告诉记者。
同时,通关中心借鉴广州亚运会的经验,首次从广州海关引进保证金的核扣系统。大运会执行局预存了十亿的担保金,方便大运物资在通关时划扣保证金,“物资在报关时需要交纳一定的保证金,以往企业主要是通过银行转账或网上支付的形式进行,现在使用核扣系统后,只要将报关单号输入系统,它就会自动累加保证金,然后从执行局的总担保金里扣划,以前是工作人员计算保证金,非常麻烦,现在使用这个系统后,就比较方便了。”通关中心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此外,通关中心还首次采用了“多点报关、异地通行”的通关模式。企业可以在通关中心报关,然后在其他口岸放行。6月29日,福建省格林大华贸易有限公司持大运会组委会执行局签发的《证明函》,向海关申报两票食品类大运物资进境。这是通关中心首次采用“多点报关、异地通行”的模式办理通关业务,通关中心在中午加班为企业办理接单和征税手续,并主动联系蛇口海关协调通关手续。许翠霞告诉记者,“多点报关、异地通行”的模式在深圳首次采用,同时,它也为下一阶段的“集约化接单、口岸放行”的改革提供了经验。
贴心服务确保零投诉
大运会期间,通关中心提供多种个性化服务,方便大运物资的顺利通关。报关企业可以通过电话咨询报关事宜,甚至可以通过电话预约。从皇岗口岸抽调到通关中心的林蕴良告诉记者,工作人员在工作时间接到的预约电话比较少,反而是在休息时间接到了很多预约电话,而不管多晚接到电话,他们都得赶到通关中心办理手续。
不仅如此,通关中心还会定期与大运会组委会及大运会推荐物流商联系,提前掌握大运物资的进境情况,以便对通关模式、规范申报、监管证件等方面进行预先审核和提前指导。据通关中心的工作人员介绍,虽然通关中心已经解散,但是他们仍然在对8月31日接到的最后一票大运物资单进行跟进。
此外,工作人员还承担了报单归类的任务,“以往这些工作都是由企业的报单员做的,但是一些运动员的物品在申报的时候就比较麻烦,他们的东西比较琐碎,同时他们又没有专业的报单员对单子进行归类,我们只好主动帮他们归类。”林蕴良告诉记者。6月中旬的一次大运物资的通关办理让她至今记忆犹新。
“那次是一个电视台用来转播的音响设备的报关,光报关单就有两、三千份,我们必须得一张张地审核分类,最后加班加点才能完成。”遇到不了解报关分类的代理人,林蕴良和他的同事们还得耐心地讲解,“很多人以为计时计分的设备是同一类,但其实是不同分类报关的,我们只好耐心地给他们解释。”林蕴良无奈地说道。
通关中心还提供了“特事特办”的个性化服务,为各参赛代表团进口的物资提供专门服务。在有效监管的基础上快速办理各类通关业务,对非实质性差错允许物资先通关后办理修改手续或后补单证,做到大运物资单证审核前推后移,最大程度减少大运物资通关时间。
正是这些贴心的服务,让通关中心收获了“零投诉”的成就。在受理的102票大运物资报关单中,通关中心没有收到一起投诉,反而收到了一封感谢信。7月1日,通关中心接到代理首批大运物资报关的中国外运股份有限公司送来的感谢信,该企业在信中赞扬了包括通关中心在大运物资通关过程中的高效监管和文明服务。
从“敬业”到“乐业”
记者了解到,通关中心采用了5+2的24小时加班服务。工作人员的手机必须24小时开机,在任何时候接到企业的预约电话后,都要立刻赶往通关中心。据统计,通关中心的工作人员在大运会期间累计加班326小时。另一位从深圳海关抽调到通关中心工作的张超,向记者讲述了他“一波三折”的加班经历。
8月4日下午4点多,工作人员接到前大体联主席基里安于于当晚10点入境的通知。基里安及其工作人员要求“人到物到”,随身携带的物品能够和自己一起入境,以免影响工作。工作人员接到通知后,马上准备为基里安及随行的工作人员的物品办理报单手续。可是,直到凌晨,基里安及随行的工作人员的物品也没有抵达。期间,通关中心的工作人员一直饿着肚子,一刻也不敢离开办公室。
许翠霞告诉记者,一些来自机场、沙头角海关、蛇口的同事住的地方离通关中心比较远,他们每天都得坐一个小时的车上下班,有时在下班以后接到预约电话,他们还得赶到通关中心办理手续。而中午的午休,更是件让工作人员头疼的事,“我们四个女同事比较幸运,能找到一间仅能放下四张折叠车的房间休息,他们男同事就不好找到午休的地方了,常常就是在别人的会议室里眯一会。”尽管工作环境相对较差,许翠霞仍然把这段工作经历视为“珍贵的回忆”。
近四个月的朝夕相处,让来自各口岸的工作人员结下了深厚的友谊,“通关中心解散的时候,我们非常不舍。虽然我们之前互相不认识,但是大家相处非常愉快,就像我在微博里说的那样,我们是十兄弟姐妹,在通关中心工作的四个月里,我们结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许翠霞笑着说道。
在收获友谊的同时,通关中心的工作人员也收获了一些感悟,前不久通过竞争上岗,马上要升为副科长的张超告诉记者:“在通关中心的特殊经历,也让我的工作态度发生改变,从以前的‘敬业’变为现在的‘乐业’,我在看大运赛事的时候,看着那些比赛仪器,想着它们中有些还是我经手办理的通关手续,就会觉得特别自豪,进而更加喜欢自己的工作。”
航空行李托运怎么样确保安全(一)蛋白粉进口报关清关流程海关“专家门诊”受欢迎 企业“转型升级”享实惠上海葡萄酒进口清关进口商需要什么资质做好春季农业生产的“护旗手”——新疆阿拉山口口岸迎来化肥进口高峰海运运费知识总汇(三)金陵海关助力江苏口岸首次采用货运包机进口波士顿龙虾黑茶喜获进出口“身份证” “走出去”迎重大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