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深圳西部港区首艘水路调拨驳船“南港19”,从赤湾集装箱码头装载着的137个调拨集装箱,到达蛇口集装箱码头。这是深圳海关隶属蛇口海关利用自动化系统管理,开展码头跨港水陆“双调拨”的监管创新举措。
蛇口海关下辖蛇口集装箱码头、赤湾集装箱码头与妈湾集装箱码头,三个码头间集装箱的调拨一般都需要拖车往返奔忙,随着港区物流量的日益增长,这些大型调拨车辆挤占深圳西部港区道路,运力日渐不足,同时尾气排放量居高不下,着实给西部港区几个码头的发展“拖了后腿”。
为了满足深圳西部港区日益增长的跨港区调拨需求,蛇口海关创新驳船跨港区调拨监管作业模式,运用驳船调拨与拖车调拨两种模式共同支撑跨港调拨作业的新需求。
驳船调拨就是将西部港区三个码头间的集装箱用驳船通过海路运输。蛇口海关自主建设开发“西部港区辅助作业系统”,将除了命中海关布控指令和海关通知加锁的集装箱外,所有进出口清关、水路转关、国际中转和空箱集装箱纳入“双调拨”范围。码头公司可以通过该系统向海关备案调拨驳船信息,发起调拨申请,发送装、卸船清单,调拨核销等,海关通过该系统进行调拨申请审批、节点监控、数据核查、异常处置,实现全程无纸化操作,监管全流程可查询、可追溯。
这项改革有力提升了深圳西部港区作业效率,盘活三个码头堆场高效运转,缓解了码头间道路运输压力,释放了调拨物流资源,有效促进大湾区口岸的物流要素高效畅通流动。(张慧 陈多/文)
RCEP对马来西亚生效 南京海关护企启新程海关验放中心重新启用 集中查验模式全面恢复广州海关:驻市政务服务中心为民众提供优质服务(转载)从出口监管仓库“飞到”综合保税区海关力推通关“无纸化”(转载)深圳海关支持深圳机场拓展洲际航线形式发票的要约相关要求一次性手套沙田港进口清关所需资料